
最近总有人跟我在评论区吵,说房价还得跌而且暴跌倍加网配资,说什么人口负增长、供大于求这些都会导致房价继续下跌,吵得我心累,
今天干脆出一篇完整的支撑房价上涨的逻辑,不像之前只是某些方面的逻辑,
很多人唱衰房价,无非是拿几个看似有理的逻辑说事,其实自己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很多漏洞,今天就一条一条讲清楚,看完你就知道为啥房价真的还会涨的逻辑是什么了。
误区:人口总量决定房价?荒谬!
最常听到的逻辑就是中国人口负增长了,房价肯定跌。这看起来像那么回事,但漏洞很多啊,
我随便举个例子:就说印度吧,现在人口全球第一吧?孟买作为印度的金融中心常年居住人口在两千万以上,是世界上城市人口天花板之一,结果呢,房价还不到香港的 1/4;
再看日本,连续16年人口负增长,这么多年总共少了90.8万人,要是按中国14亿人口的基数去算,相当于每年减少1000万人,这个基数够大了吧?
但东京的房价,从2013年开始一直在涨,且这几年涨幅越来越大。
这说明什么?人口总量从来不是决定房价的关键!真正起作用的是人口流向、人口密度和有效购买力!
继续以日本为例:这些年日本房价涨的,就只有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其他地方要么横盘要么阴跌。
无非就是日本60%的人口都往这三大都市圈涌入,光东京就占了全国30%以上的人口,大约4000万,这在全世界所有城市人口密度排在首位,人都往那去,人口密度又高,房价不涨才怪。
那我们国家不也是如此么,看看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都是往一线和新一线城市钻,那这些人口密集还继续流入人口的城市房价肯定会和国外那些案例一样会涨的!
而那些又没产业、人口还陆续减少的城市倍加网配资,照样还会下跌,这就是分化。
还有个关键点,叫有效购买力,上面说的印度孟买看起来好像人口和产业都符合条件,
但他们人均月收入不到2000人民币,那怎么能支撑已经上万每平的房价上涨,平均收入才那么点,按28原则,决定房价上限的富人也就那么点,所以没有有效购买力房价也涨不动。
除了人口,这三个核心驱动力也是房价涨跌的关键
1. 从短期来看:信心和供求关系是关键
短期房价涨不涨,看信心和供需关系,这几年房价跌这么厉害,不仅是因为泡沫,而是房价持续下跌导致的购房信心下降,谁都不想买了房还继续下跌损失财产,另一方面挂牌量激增屡创新高,本来信心就下降,购房人少了,而选择那么多,供远远大于求。
但现在已经开始慢慢转变了,这两年政策一直在发力,降利率、松限购、给补贴等等,就是在恢复老百姓的信心,特别是最近的住建部会议提出的以人定房,因城施策等政策更是一针强力定心剂,一方面提升信心的同时,还在源头上去解决供需问题,这个之前有详细分析,
当供需逐渐达成平衡,信心也开始增加,那购房意愿就会上来,房价自然就回稳了,甚至还会涨。
2. 中期看:面粉价决定面包价
中期房价涨不涨,看土地价格就行。很多人认为房子就是钢筋水泥,一平米建造成本不到两千块,但真正占大头的是土地成本,通常来说开发商拿地成本能占到总成本的40-60%,
而随着土地减少供应,土地成本就会上升,且人口成本也在上升,那房价能不涨吗?就像你去买面包,面粉价格涨了,由面粉做成的面包肯定价格也会涨。
而核心城市的土地始终是稀缺资源,房价就有了上涨的基础。
3. 长期看:货币增发 + 通胀长期来看,房价最核心的支撑是货币。
应该都知道,全球的资产都在升值,不管是房产还是黄金或者虚拟货币,是因为什么呢,很简单,就是货币增发,发的那些钱基本都流入到这些资产上面,所以都在涨。
而我国货币增发也在连年增长,且不会停,那么通胀就会一直存在。
而房子永远是对抗通胀的好资产之一。举个例子,十年前的100万和现在的100万购买力差多少?十年后的100 万,购买力又会差多少?通胀之下,钱会贬值,但核心城市的房子不会,反而会跟着通胀一起涨。
所以长期来看, 核心城市的房价必然会涨,这是货币规律决定的。
所以,别慌,房价真的会涨!
再回到开头的话题,那些评论区说房价还会跌的,无非就只是看到了表明的人口在负增长,且没有关注政策的变化影响。
真正决定房价涨跌的还是的看人口总量+人口密度,而供需失衡也渐渐在国家政策影响下会逐渐平衡,
再加上货币超发和通货膨胀,所以,房价会涨的,而且可能暴涨。
当然,我还是老观点,上面说的房价会涨是核心城市和核心地段,现在已经呈现出两极分化趋势,
而不是全面普涨,至于三四线城市及往后城市的郊区不符合涨的逻辑,大概率是会继续下跌,最终处于一个横盘。
恒汇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